崇信县紧盯目标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冬防”硬仗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4-12-09 14:41 |
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冬防”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市生态环境局崇信分局全面履职尽责,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开展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工业控排、面源污染严控和臭氧“六大攻坚行动”,有效推进大气污染“冬防”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多措并举 打好燃煤污染攻坚战
设置煤炭检查卡口,加大运煤车辆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散煤进入禁燃区。成立散煤管控工作专班,工信、公安、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全力配合,采取现场示范、蹲守监管等措施,加大散煤管控力度,开展散煤管控常态化巡查检查,严厉打击违规销售散煤行为,今年工信部门制定印发了《2024年煤炭经营及煤质管控工作要点》和《2024年县级煤炭生产经营、使用领域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安排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我局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完成煤质抽检100批次,合格率100%。目前我县共有一个民用煤煤炭交易市场和8个二级配送网点。
靶向施策 打好机动车尾气攻坚战
优化调整城区重要路段禁限行、信号灯管理措施,组织民辅警深入各施工工地和新窑辖区各煤矿开展源头隐患排查,采取告知、谈话、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及时督促企业履行超限超载和扬尘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并在葛木路口、关砭执勤点、铜城庙台执勤点及水磨坡底增设4面提示牌。同时,全面启动关家砭、大湾岭、庙台24小时勤务,葛木路口12小时勤务,黄寨、柏树、木林8小时勤务及城区15小时勤务,各农村劝导站8小时勤务,突出早中晚高峰期和夜间时段,采取“流动巡逻+固定检查”“常态管理+集中整治”等方式,严查货车违法改装、装载质量不符合规定、运煤车加盖篷布不规范、遗洒飘散载运物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大货车超限超载交通违法8起,遗洒飘散载运物1023起,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名下逾期未报废的机动车,积极主动对接,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截至目前,依法强制报废机动车449辆,截至目前,共查处影响环境问题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6起。
严防严管 打好扬尘污染攻坚战
今年以来,累计监督城区在建建筑工地18项13.69万平方米,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在日常监督检查基础上,共组织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专项检查6次,下发整改通知单42份,责令限期整改,整改率达到98%以上,县城在建工程扬尘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12个在建施工现场修建符合标准的施工围挡3000多米,硬化施工道路、场地5000多平方米,覆盖裸露现场8万平方米、安装车辆冲洗设备8台、雾炮8台,建立了施工垃圾日清理制度,每天按时对路面进行洒水除尘。
精准管控 打好工业企业污染攻坚战
紧盯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物料堆场扬尘污染防治和燃煤锅炉综合治理等重点,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工作日查与节假日查、白天查与夜间查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科技支撑,利用无人机开展线下巡查,利用在线监控平台开展线上巡查。“冬防”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40余户,下发督办通知12余份,立案处罚涉气企业3户,有效减轻工业企业污染。
群防群治 打好生活面源污染攻坚战
制定发布了禁止“四烧”行为通告、倡议书,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动态巡查和日常检查,“冬防”期间制定下发了《2024年禁止“四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社四级网格化监管严防“四烧”工作机制,将任务细化到田地,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禁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同时与各乡镇签订禁止“四烧”目标责任书,将“四烧”工作进行考核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扣分依据,并将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在禁烧期间实行24小时驻守、值班、巡查和管控,保障了全年禁止“四烧”工作顺利开展,紧盯重要节点,在“寒衣节”期间,制定专项应对方案,发动组织多部门联防联控,有效降低污染影响。
强化监管 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已成为形成臭氧污染的重要排放源,崇信生态环境分局通过与公安、交通、工信和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加大对柴油货车等移动源的路检路查力度,今年联合县交警队检测柴油 货车402辆,不合格车辆已全部维修治理并达标排放。持续推动老旧车辆淘汰,加强汽修、干洗、餐饮等行业污染防控,依法打击露天喷涂、使用不合格溶剂、违法违规露天烧烤等行为,引导道路沥青铺装、道路划线、建筑墙体涂刷和钢结构涂装等使用有机溶剂的施工作业,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要求企业错峰、错时生产,有效降低废气排放。
撰稿:杜凤琴 审核:高东刚 签发:黄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