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生态环境分局从严从实推动环评审批提质增效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3-11-29 08:36 |
今年以来,崆峒生态环境分局把提升环评审批质量作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第三方环评服务机构管理,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口,以高效优质的环评服务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有力助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环评服务机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平凉市生态环境社会化第三方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开展辖区内环评服务机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环评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资质挂靠、无职业资格证书、非全职、列入失信黑名单未解除等情形,机构和编写人员是否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备案登记;是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等情况。同时,对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质量开展技术审核和跟踪复核,重点审核环评文本基础资料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现状,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否合理准确,评价内容是否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是否正确、合理,针对发现问题督促环评服务机构限期整改,定期复核,逾期不改的报告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并向建设单位通报,有效规范和约束环评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倒逼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是从严把关建设项目环评审查审批。按照提前介入、精准服务、依法审批原则,在掌握建设内容、地点等项目基础要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和数据应用平台,开展项目建设选址技术审核,对选址明显不合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冲突的建设项目,第一时间告知业主单位调整建设地点,避免造成损失。全面落实崆峒区建设项目环评联审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审核、书面征求等方式,充分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所在乡镇的意见建议,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审核,注重环评“容缺”受理和审批,对环境影响小、生态环保类项目、民生项目继续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审,有效压减了办事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目前,崆峒区环评审批时限控制在5个工作日,较国家规定时限缩短75%。
三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各层面、各渠道广泛宣传环境管理政策,制作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宣传单,环评审批及自主验收流程图等资料,全面落实“保姆式”“店小二”服务要求,政务服务受理窗口人员积极向业主宣传法律规定和审批流程,一次性告知所需资料清单,承诺审批时限,真正让项目业主做到只跑一次路,只进一次门。坚持能公开即公开,将建设内容、产污环节、许可总量、防治措施、监测频次等建设项目关键信息在门户网站及政务大厅予以公开,加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环评审批质量,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撰稿人:李 艳 审核人: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