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案例系列宣传⑤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5-23 15:37 |
——黄土孕金·静宁苹果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腹地,是伏羲故里、苹果之乡、红色圣地。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厚重,生态区位重要。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静宁出彩的苹果产业,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静宁,苹果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代又一代静宁人的智慧与心血。自20世纪中叶起,静宁人民便开始了苹果种植的探索之旅。在静宁,苹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丰收的喜悦,是节日的馈赠,更是邻里之间传递情谊的纽带。多年来,静宁苹果在国内外各大展会上屡获殊荣,“静宁苹果”这一品牌已成为高品质苹果的代名词,它代表着甘肃静宁这片土地对大自然馈赠的珍视与回馈。
2024年,静宁苹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百万亩,果农数量达十万人,产量达到121.6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苹果苗木组培繁育中心,运用前沿的智慧化管理系统,该县成功培育出“成纪1号”“静宁1号”等十多个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年繁育脱毒抗重茬苗木数量高达200余万株,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苗木资源,为苹果产业的良种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静宁高度重视种植技术的推广与果农素质的提升,依托“专家+院校+基地”合作模式,深入开展矮砧密植、高架立体栽培等先进技术的示范与应用,精心打造幼树早果丰产及挂果园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体系。
深度加工。静宁已形成规模可观的产业集群,现有“甘小星”“甘果萃”“故乡童年”等5家颇具规模的苹果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转化果品能力达15万吨,创造工业总产值16亿元。这些企业深度挖掘苹果价值,开发出苹果醋、苹果脆片、苹果汁、苹果小鲜肉、苹果花茶等多元化产品系列,极大地拓展了苹果的增值空间,实现了对每一颗苹果的充分利用。
全面销售。静宁县坚持“客商收购+超市订单+出口创汇+网络营销”协同发力,传统与现代销售渠道深度融合,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催生上千家电商销售平台,汇聚成辐射全国的庞大电子交易市场,让静宁苹果畅销各地。精心培育“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溯源管控体系与制度框架,全方位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与美誉度的品牌形象。静宁苹果先后斩获“中华名果”等18项国家级大奖,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2024年末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在浙江金华发布,“静宁苹果”荣登百强榜。
产业融合。静宁县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苹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开发苹果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线路以及特色农家乐等项目,举办丰富多彩的苹果文化节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打造建成35度苹果森林休闲康养度假村(国家3A级景区)。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为苹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附加值,成功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与综合效益。引进废弃苹果枝条回收加工电热联产项目,废弃的苹果枝干经过破碎、粉碎、烘干、制粒,变成了易点燃、热值高、生态“零排放”的生物质燃料,为静宁企业和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有机肥料回到果园滋养土地,完成了从果园到果园的生态循环。静宁苹果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供应链的完美闭环,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更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成功范例。
撰稿:陈亚萍 编辑:朱瑞祥 审核:秦钧海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