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系列宣传⑥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5-23 15:41 |
编者按: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在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自5月16日起,将遴选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在“平凉生态环境”微信平台陆续推送播出,以发挥示范引领和宣传作用。
——褶皱传奇·八眉猪
八眉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是经西北黄土高原区长期自然选择和择优繁衍继代选育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类群,相继被列入《国家重点资源保护名录》、《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和《甘肃省畜禽品种志》。八眉猪头较狭长,耳大下垂,被毛黑色、粗长,背腰稍长,宽而平直,腹大下垂,四肢粗壮,后肢多卧系,皮厚而松弛,多皱襞,因其额头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仔多(12-24/胎)、母性强、肉质好、沉积脂肪能力强和耐贫脊、粗放饲养管理的特点,且性状遗传稳定,在长期近亲交配下不易表现衰退,是一个极为良好的适应西北地区饲养条件的母本品种,尤其是很高的繁殖性是其它品种无法代替的。它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种质资源。灵台县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八眉猪保种基地之一,也是八眉猪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中心产区,养殖历史悠久。
多年来,灵台县通过积极争列各类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备了保种场区设施设备,使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八眉猪的种群数量稳步增加,保种场现存栏八眉猪360多头,其中核心母猪80多头,种公猪有30头,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达到了6个,随着八眉猪种质资源保种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规范保种场保种水平,通过民间引进等方式使保种场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9个,可确保品种的纯洁性,有效遏制八眉猪种质资源衰退,为维持我县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稳定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撰稿:陈亚萍 编辑:朱瑞祥 审核:秦钧海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供稿)
上一篇: 平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系列宣传⑦
下一篇: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案例系列宣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