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四措并举”精准发力 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6-30 16:05 |
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平凉市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聚焦入河排污口关键环节,创新举措、综合施治,扎实推进四项重点工作,显著提升整治效能。
一是全面溯源排查,精准锁定责任主体。综合运用人工实地勘察、水质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开展全域拉网式、精细化溯源排查,精准查清每个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污染来源,严格依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明确污染治理责任主体;对历史遗留、责任主体灭失或难以界定的排污口,严格落实属地政府“兜底”治理责任,确保责任无遗漏。同步建立详尽的“排污口-责任主体-问题清单”台账,为后续“依法取缔、清理合并、规范整治”分类精准施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明确由责任主体负责源头污染控制、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及后续长效运维管理。
二是坚持从严审批,强化源头管控与协同治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行政审批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联合审查、源头把关。将排污口设置审批与后续整治工作,以及河道清淤疏浚、岸线生态修复、滨水景观带提升等水生态治理工程深度融合,实施一体化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从源头上规范、优化排污口布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已审批排污口建立“一口一档”电子化信息管理档案,健全覆盖“设置审批-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监督监测”全生命周期的长效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强化分类施治,靶向攻坚重点难点。制定印发《平凉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技术路线、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严格遵循“一口一策”原则,精准落实“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整治要求,分类制定科学、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对全市摸排出的697个各类入河排污口,特别是94个需重点监管并履行严格审批手续的排污口,逐一进行技术评估论证,制定个性化整治或规范化管理提升方案。
四是构建智慧监管,提升精准管控水平。加快入河排污口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建设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入河排污口智慧监管平台。在重点排污单位排口、水环境敏感河段、主要支流汇入口等关键节点,科学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高清视频监控在线监测设备,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依托智慧监管手段,实现对排污口水流水质、水量排放的实时动态监控、异常情况智能预警和污染问题快速溯源,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为科学规范管控各类入河排污行为提供强有力支撑。
(水生态环境科供稿,撰稿:乔军 编辑:朱瑞祥 审核人:马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