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①-强化系统治理 促进万物共生
平凉市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5-29 14:56 |
平凉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截止2024年底,全市划定61个管控单元,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15.22平方公里,覆盖了所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全市共有林地面积5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8%。
境内的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32个内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的六盘山-子午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经初步统计,境内有鸟禽类164种,其中金雕、大鸨、黑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鸳鸯、秃鹫、大天鹅等18种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鸡、雉鸡、楼燕、凤头百灵、金腰燕等143种鸟属国家“三有”动物,涉及游禽、涉禽、攀禽、猛禽、鸣禽、陆禽。有昆虫类559种,其中观赏蝶蛾41种,其它昆虫518种,广泛分布在各县(市、区)境内,包括弄蝶、凤蝶、绢蝶、粉蝶、眼蝶、环蝶、斑蝶、蛱蝶、灰蝶等类别。建档在册古树名木1330株,共有14科20属24种,其中散生古树名木995株,古树群10处,群内古树名木335株;古树名木中,古树1167株,其中一级97株、二级143株、三级927株,名木163株。尤以“华夏古槐王”“左公柳”“塔顶松”等享誉全国。植物种类共51科84属254种,中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150多种。
(撰稿:陈亚萍 编辑:朱瑞祥 审核:秦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