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动态

平凉市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实现止降回升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3-11 17:00
分享:

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指出“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平凉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持续下降,被国家有关部门5次红色、4次成色预警。”针对反馈问题,平凉市委、市政府统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把水利放在全市战略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提级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紧扣“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提出“坚持一条主线、推进三大行动、加快五个提升”的水利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协调推进机制作用,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聚力攻坚克难推动问题整改,水利部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通报平凉市2024年第四季度地下水位上升1.21米,实现地下水位止降回升。

一是规范管理提升效能,筑牢水资源保护之盾。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完善取水许可信息,对全市取水许可审批发证情况更新统计,印发《平凉市取用水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排查梳理取水单位取用水管理现状,清理整治取用水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市域内取水许可电子证照覆盖率达到100%。认真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加强用水计划审批、监管,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强化取用水大户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和服务业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修订完善市级32家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推进用水在线监控,安装并上传省级平台在线计量设施428套。

二是多措并举压减水量,全力管控地下生命之泉扎实开展平凉中心城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行动,逐月调度落实《平凉市地下水超采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地下取水井摸排整治,拓宽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推动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地下水自备水源井取缔关闭,2024年中心城区生活饮用取用地下水同比压减401万立方米。落实水源置换措施,完成年度地下水开采压减目标,建成白杨林水库工程并完成蓄水,配套建设的安国净水厂顺利通水试运行,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利用崆峒水库地表水年置换606万立方米地下水,2024年取用崆峒水库地表水512.32万立方米,占到中心城区用水总量的36%,实现双水源供水。

三是落实落细节水行动,点滴汇聚绿色之力。印发《平凉市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平凉市农业节水方案(2024-2026年)》,持续巩固全市7县(市、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和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节水型高校建设成果,扎实推进节水型载体创建,积极探索推进水权交易、合同节水工作。对全市1745家公共机构水嘴、便器、淋浴器、净水机等四类用水器具的相关技术指标开展认真排查,建立了用水器具台账,并督促未达到2级以上水效标准的公共机构进行改造。积极推进老化失修供水管网更换,全市平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稳定控制在9%以下。

四是强化利用非常规水,着力提升节水之效。印发《平凉市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建立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价格激励机制,健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标准,创新公众参与机制。督促火电企业和城区绿化、扬尘除尘、园林景观等加大城市中水用量,加大煤矿矿井疏干水利用,有效压减新鲜水取用量。2024年全市配置使用非常规水0.29亿立方米。

五是打造节水宣传矩阵,唱响节水惜水之乐。印发《平凉市节约用水宣传方案》,扎实开展《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节水、惜水、爱水、护水意识,依托“线上+线下”两个载体,深化“节约用水”五进宣传,不断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线上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发送节水短信,发布节水信息,宣传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线下积极响应“千城地标亮节水”活动,在全市所有大型商场、广场电子大屏幕滚动发布宣传标语;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5月城市节水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宣讲。深化“节约用水”五进宣传,成立宣传小分队,深入单位、企业、学校、社区、乡镇举办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和“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联合行动等活动45次,有效提升节水宣传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营造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浓厚氛围。

 

撰稿:赵小鹏   审核:朱耀强  责编:朱瑞祥

                                                            (平凉市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