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写答卷 风光无限展新颜——静宁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1-16 09:34 |
入冬以来,静宁县悬镜湖湿地因其生态环境优美,成为鸟类栖息和迁徙的乐园。在这里,天鹅嬉戏、鸥鸟翔集、野鸭成群、鹤鸣不断,一幅幅大自然美景映入眼帘。2024年,静宁县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坚持在系统治理中减污降碳,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美丽静宁建设进程全面加速。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环境连着民生,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和享受明媚蓝天。居民何小红说:“这些年,咱们这的天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了,马路上绿色车牌的车也越来越多。我现在上下班都选择骑自行车,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对于老百姓来说,环境改善的幸福感更多来自看得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完成100蒸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台,空气质量优良率93.8%。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成葫芦河渝河连接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改造提标运行乡镇污水处理站9座,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葫芦河水质实现Ⅲ类水标准。农业面源污染控量减量,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扎实推进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植树造林及退化林修复1.4万亩,建设社会公益林7500亩,治理水土流失106.6平方公里。甘渭川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建成,东峡灌区提质增效项目加速推进,东峡水库等5座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灵芝魏岔沟等5座淤地坝加快建设,治理河堤11.1公里、山洪沟道2.7公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创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精管控、防污染、筑屏障
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质量持续改善
近日,冬日的悬镜湖万籁俱寂,静若处子,分外妖娆,迎来了两对白天鹅在此落脚。冬日的暖阳下,湖面波光粼粼,四只白天鹅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嬉水觅食、时而引颈高歌,为冬日的悬镜湖增添了几分和谐与灵动之美。
围绕开展重点流域涉水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组织生态环境、水务及自然资源等部门及相关乡镇共出动300多人(次),对葫芦河干流河道内的排洪口、工业企业、方圆污水处理厂、沿河乡镇污水处理站和畜禽养殖场(户)进行了全面排查,累计排查整治涉水突出问题5个,督促及时整改。建成覆盖葫芦河、李店河和渝河3条河流130余公里的29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3条河流24小时全时段监测。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在线监控平台,积极开展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运行状况专项检查,持续加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争取实施葫芦河四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黄河流域静宁县葫芦河生态治理人工湿地项目,葫芦河渝河连接带生态治理项目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不断补齐县域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改善了葫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
“以前污水管道排污不畅,存在污水外溢的情况,特别是夏天气味难闻,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实施的葫芦河渝河连接带生态治理项目,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彻底告别污水管道‘添堵加塞’现象,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闫庙村党支部书记张谦说。
龙头带、产业兴、成效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我在这已经住了快15年了,这几年通过大力改造,很多之前的荒地、荒树林修成了公园,现在大公园、小游园、体育馆随处可见,让我们冬天有晒太阳的地方,夏天有乘凉的地方,老年人平常跳广场舞、唱自乐班,大人、小孩锻炼都有地方去。”居民王小明说。
坚持生态立县、农业强县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静宁苹果首次进入美国市场,供港澳活牛出口 419头,进出口总额2.7亿元、增长21%。深入开展静宁苹果“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改造老果园2万亩,建成新优品种示范园5000亩,果园土壤改良提升5万亩,果业基础不断夯实。静宁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连续7年实施,成为全国实施时间最长、效益最好的期货产品,被评为“保险+期货”的“静宁样板”。苹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大幅提升。静宁苹果喜获丰收,产量达到121.6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建成昊康牧业三期、供港生态牧场等养殖场4个,牛饲养量突破20万头、出栏9万头。静宁苹果首次进入美国市场,供港澳活牛出口419头,进出口总额2.7亿元、增长21%。体育馆、南河绿地健身长廊建成开放,西岭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全面整装焕新。
撰稿人:杨艳红 审核人:刘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