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执法能力 泾川分局多举措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4-02-01 17:44 |
近年来,泾川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执法保障。
一是严格执法,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各项执法制度规范要求,坚持执法程序与实体并重,依法履职,切实提高环境执法公信力。在办理具体处罚案件过程中能够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指导为先,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规范着装,亮证执法,树立文明执法形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转变执法监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执法方式,全面落实“两轻一免”“首违不罚”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和柔性执法措施,针对个案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采取指导、建议、告诫等非强制性手段以实现引导和促成企业自觉守法,截至目前,未发生行政执法过错,无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被撤销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稽查发现错案的情况。
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各项执法检查精准到位。按照《泾川县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年度和专项抽查计划》以及执法大练兵等工作方案要求,扎实做好危险废物、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等各项重点领域监督执法,不断强化重点任务攻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严格按照行政执法随机抽查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执法检查。不断调整优化现有抽查事项清单,规范环境执法程序,明确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更新监管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按月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认真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全面完成单部门、跨部门抽查任务和“互联网+监管”、涉企信息归集工作任务,并按要求公开抽查结果,做到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模板化、业务流程化、全程留痕化。二是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非现场监管方式,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结合视频监控以及环保设施用水、用电非现场监控手段,综合利用遥感、无人机、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科技设备,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及应用,减少企业接受现场检查频次。
三是强化执法培训,推进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按照“六型”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强化培训学习,坚持真学真练,经常性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技能培训、执法大练兵观摩、交叉执法检查和典型案件讨论会。同时,配备执法记录仪、打印机、对讲机等新执法装备15台/套。为进一步规范运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机关干部上讲台”活动,各业务骨干结合岗位职能和业务特点,认真解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分析典型案例、提出工作举措、分享心得体会,让全体干部队伍成为熟知理论、掌握政策的“政策通”,熟悉业务、务实笃行的“实干家”和一专多能、本领高强的“全能手”,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是强化实战练兵,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坚持每年抽调执法人员积极参加我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走出去”执法,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环境监管情况,而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面提高环境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近年来,泾川分局始终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原则,内强素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外强服务主动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精兵”,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五是加强普法宣传,推进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巩固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成果,组织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活动,针对企业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帮扶活动,通过现场学习环境违法事件典型案例,剖析事故原因,掌握处置方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风险防控意识,奠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作用,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群众举报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新闻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环境信息报道,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为持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泾川分局将继续主动作为,不断严格执法责任、优化执法方式、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捍卫绿水青山,坚决守护美好家园,以实际行动助推生态环境更高水平保护。
撰稿:韩小凤 审核:杨国平 责审:朱瑞祥
下一篇: 泾川县突出污染防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