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4-06-17 18:01 |
近年来,泾川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深入实施“双碳”战略,紧扣“三新一高”总体要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生态顶层设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积极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高起点谋划生态顶层设计。2019年以来,泾川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泾川县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指导性文件、考核方案、约谈办法,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到实处。2021年和2022年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中,泾川县环境质量综合考核评价均为“一般变好”,获得省级奖励800万元。2024年1月,泾川县被省上命名为第一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是高水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统揽,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积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蓝天保卫战连年告捷,2023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1%,较2019年上升(变好)4.8%;PM10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变好) 27.4%;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变好)31.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7,较2019年下降(变好)25%。碧水保卫战质效并进,2019年至2023年,辖区内长庆桥、茜家沟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和5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辖区内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未发生重金属、石油等污染土壤问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三是高标准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坚持把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实施荒山造林绿化治理、城区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完成造林6.6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抚育2.16万亩,退化林修复4.9万亩,完成道路林网建设44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小镇5个,国家森林乡村4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47.25%。精心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周边治理、固沟保塬、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81.16%,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多方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积极推动工业经济在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是高质量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着力构建“1+3”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新模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2019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60多人(次),检查排污企业790家(次),立案处罚44起,办理环境信访案件120起,查处率和结案率均达到100%。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着力加强应急设备配备,积极开展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和环境应急演练,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要求,优化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规范网上办事指引,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共依法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8个,备案登记表1504个。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核发排污许可证34家,生态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撰稿:王博玉 责编:
上一篇: 华亭市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