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持续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新成效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4-03-14 09:07 |
近年来,泾川县坚持集中整治与持续推进结合、点上“开花”与面上“结果”并重,以“543”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在泾川的大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坚持高点定位,深入谋划严部署。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专题召开会议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进行安排部署,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整治时限和工作要求,压紧靠实责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常态推进、长效保持的良好局面。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乡镇干部包抓村庄、村组群众包抓路段”的工作机制,由18名县级领导包抓14个乡镇,先后召开专题推进会、现场会等,层层传导压力,逐级推动工作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整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项目建设,近年来累计投资2200余万元,先后实施市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科技示范项目,党原镇城刘村—丁寨村—高寨村、丰台镇张观察村、城关镇凤凰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城关镇杨柳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汭丰镇东王村、百烟村,高平镇高平村、城关镇何家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及垃圾实用创新技术,硬化入户路及巷道9290.6平方米,同时实施小型滑坡治理、绿化美化等工程,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了年生产能力8000吨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线,带动全县14个乡镇村回收秸秆,加工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全县年秸秆规模化利用量达10万吨以上,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此基础上,以“五清四治三提升”为抓手,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累计清理农村各类垃圾1万余吨,清理村内水塘333口、沟渠1531.2公里,淤泥1126.6吨、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2702.6吨,规整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6137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三、健全长效机制,监督检查强保障。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采用“覆盖全县、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以自然村为网、小组为格、街巷路为线、重点区域为点”的四位一体管理网,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要求,确保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措施纵深落实到每个区域。大力推行“红黑榜”评价机制、“积分超市”激励机制、“最美庭院”评选机制,采取公共区域垃圾“随手拍、随手捡”“及时传、跟踪问”等措施,全面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情,累计开展积分兑换100余场(次),评选“最美家庭”“清洁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102人。制定印发《泾川县农村人居环境“543”集中整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泾川县农村人居环境“543”集中整治工作督查检查制度(试行)》等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布“红黑榜”督查信息,对整治不力、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的乡镇予以全县通报,对整治成效明显、推行机制优良的乡镇进行表扬,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撰稿:赵宝平 审核:杨国平 责编:朱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