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区信息

静宁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县域生态安全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静宁分局            时间:2022-04-24 16:34
分享:

静宁属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区,生态环保工作基础欠账大,短板弱项多。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守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全力推动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高位部署、统筹推进,压实“党政同责”工作体系。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制定出台《静宁县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制度文件,将环保考核干部比重由2016年的10%提高到15%,倒逼各乡镇、各部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健全完善生态环保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全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环保项目建设和河湖长制落实等重点工作,每月定期不定期督查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常态化抓好生态环保工作,推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属地职能部门联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管护并重、爱绿增绿,厚植“生态立县”靓丽底色。坚持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保护工程,突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划分水源地保护区,编制地表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培育水源地涵养林1680亩,建成隔离网52.351km、防渗渠1560米、事故应急池5处,配建垃圾中转站2座、污水处理站1座,切实筑牢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防火墙”。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今年以来,共调运各类苗木114万余株,完成果园新植补植7.5万亩,老果园改造4万亩,栽植行道树1792公里,助建美丽乡村103个,完成义务植树422万株。

三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推进“由点及面”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燃煤锅炉综合整治135台、清洁取暖改造10800户,建成一级专营市场和二级煤炭配送网点33个、煤质抽检率达到100%,“散乱污”企业治理17户,全县餐饮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情况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2017年以来,PM10、PM2.5指标逐年下降,空气优良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以葫芦河水质实现地表水Ⅲ类达标为目标,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实施城区水源地保护及葫芦河流域综合整治、静宁县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氧化塘等重点项目,建成静宁县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区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2个垃圾填埋场、4个垃圾热解气化站、7个垃圾中转站和中水回用及污泥无害化处置等项目,敷设雨污分流管网51.4公里。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建立葫芦河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加大污水源头管控,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控、涉重金属污染防治管控、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4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县148.44 万亩耕地均属优先保护类无污染地块,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率41%,统防统治覆盖率43%,农药使用量230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6%。

四是夯实基础、健全机制,提升“全链监管”执法问效。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加强全站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人员素质,全力推动环境监测站取得资质认证,确保全县生态环境监督性监测全覆盖。建成县级在线监控平台,全面开展水质采样监测,强化数据分析,做好预测预警,实现排污企业出口污染物浓度实时监控,有效制止违法排污行为发生。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6起。建成生态环境安全应急物资库,规范化管理固废危废产生企业69户和放射源55台,修订《静宁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环境风险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强化环境安全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织密织牢环境安全防控体系,从源头上筑牢环境安全保护防线。

五是强化宣传、培训跟进,构建“全民参与”环保格局。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主责主业,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理念宣传教育,全面开展举办一期专题培训班、组织一场集市宣传、设立一面大型宣传牌、制作一本宣传画册、实施一次党员主题活动、播放一批微信同期声和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的“六一”“五进”宣传活动,刷写宣传标语3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9万多份,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8000多人次,在全社会普及和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干部职工培训内容,开设专题轮训班,邀请省市河长、环保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举办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9期500多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态环保意识。(撰稿:厍掌印       审核:刘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