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多措并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华亭分局 时间:2022-04-24 16:37 |
华亭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7.9℃,降雨量615毫米,平均海拔1300米。河流交叉纵横,汭河、汘河等4条河流源于本市,年总泾流量1.83亿立方米。境内有国家级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莲花台省级森林公园,米家沟省级森林公园。目前已知野生动物16目44科118种,其中鸟类10目30科85种,兽类14科33种;植物品种约40科75属246种,以天然乔木为主,灌木、天然草地辅助,区域内药材丰富,主要有大黄、当归、党参、灵芝、茯苓、杜仲、丹皮、白芍、柴胡、川芎等。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谋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及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丰富多样的生物支撑起了一个和谐共存的美丽家园。
一是统筹谋划健全机制。我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切实担负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了党政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网格化监管等制度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格局,营造了推动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系统治理初显成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完成面山绿化1.02万亩,完成道路(堤岸)绿化110.7公里,2022年新增造林面积1.12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68.5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0.6平方公里,新建人工浅流湿地133.6亩,形成景观水域面积8.9万平方米,政策性关停乡镇煤矿3户,排查整治入河排口9处,规范化管理入河排污口15处,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93%,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773.95亩,工矿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三是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力度,扎实开展“绿盾”行动,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部门联合,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完善资源管护体系,坚持依法治林,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批和林木采伐限额等林业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加大生态空间保护力度,有效保护生物物种资源。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共识。开展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手机短信、倡议书、视频号、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宣传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知识“六进”活动,引导全民关注、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通过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汭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地表水水质连续五年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近年来,汭河新发现国家珍稀水生鸟类10余种,黑鹳、白鹭、苍鹭、黑翅长脚鹬、中华秋沙鸭等多种国家珍稀水生鸟类在汭河繁衍生息,呈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作者:周康 审核:张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