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三措施”破解生态环境信访办理难题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7-07 10:07 |
今年以来,平凉市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信访问题专项整治,上半年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问题110件,办结率100%,其中立案查处7件,罚款金额16.4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群众对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办理效能。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信访投诉受理平台,实现24小时在线受理。群众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平台等渠道反映的环境问题,工作人员1小时内响应,初步了解情况并进行分类,确保问题不拖延、不积压。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重复信访、越级信访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环境问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负责。包案领导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例如,针对某企业长期存在的工业废气污染问题,包案领导多次组织环保、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涉事企业进行全面检查,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情况。打造“闭环管理”模式。从信访受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到跟踪回访,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明确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对信访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已办结的案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满意度,对群众不满意的案件,重新调查处理,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生态环境信访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平凉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与住建部门联合开展建筑施工扬尘、噪声污染整治;与公安部门联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与城管部门联合整治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等污染问题;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通过部门联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有效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信访难题。在整治某餐饮聚集区油烟污染问题时,生态环境局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该区域内的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对餐饮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三是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群众投诉热点,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噪声扰民专项整治工作。联合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加大对施工工地、商业活动、娱乐场所等噪声源的监管力度。在中高考期间,实行“禁噪令”,对违规施工、噪声扰民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工业企业噪声34家、商业场所社会生活噪声21家,建筑施工噪声12家,交通运输噪声3家,有效改善了城市声环境质量。针对工业园区、化工企业等可能产生异味污染的区域和企业,开展异味溯源排查行动。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异味来源。对存在异味污染问题的企业,责令其停产整治,督促企业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异味排放。通过整治,工业园区周边异味投诉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围绕河流、湖泊等重点水域,开展水体污染专项整治。加强对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厂等排污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同时,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强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今年以来,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下一步,平凉市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机制,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大督查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守护平凉的绿水青山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高淑霞 编辑:朱瑞祥 审核: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