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动态

平凉市增强“五力” 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            时间:2023-05-19 09:24
分享: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把强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摆在突出位置,结合“三抓三促”行动,通过增强“五力”,推动各项整改目标任务落实见效。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增强“向心力”。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暨整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坚持把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底线性任务来抓,9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重要会议讲整改、工作检查督整改、解决问题促整改,先后17次就整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特别是2022年国家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反馈后,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靠前指挥,推进问题高质量整改到位。

二是部署上分类谋划,上下联动增强“传导力”。集中两个月时间,部署开展了全市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攻坚专项行动和污染防治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3月9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印发《实施方案》,细化分工,明责加压,强力推动。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围绕行业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下发交办督办通知、定期调度督办、驻县驻点查办、现场复查核查等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帮助相关责任主体整改问题;各县(市、区)、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部门(单位)具体抓,实行清单式、对账式、销号式整改,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改工作合力。

三是排查上全面深入,突出重点增强“执行力”。坚持“全覆盖、零死角”,明确了自然保护地、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隐患、环保服务机构责任落实7大类21个方面污染防治排查整治重点内容,分区域、分领域开展拉网式、过筛式、地毯式排查,推行台账管理、清单整改,集中整治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问题186个,完成整改163个,完成率87.6%。市级成立明察暗访组,组织开展大排查,共发现6个方面45个具体问题,制作成了《2023年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实录》视频短片,并书面交办相关整改责任单位,督促限期整改落实,目前已完成整改18个。

四是整改上落实有力,督查督导增强“推动力”。在2022年各类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清零起底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通知》,对照整改方案和措施清单,逐项开展已完成问题“回头看”和未整改问题清零攻坚行动,对标对表,分类施策,推动问题整改清零见底。严格落实清单化调度,实行月调度、月报告、月督导制度;5月初,由市政府办牵头,市整改办配合,抽调自然资源、住建、水务、生态环境、畜牧兽医等部门人员,成立4个现场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平凉工业园区“回头看”和排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检查,现场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督查结束后,及时召开座谈会,逐县区梳理汇报督查情况,形成专题《市级督查通报》,限期推进问题整改。

五是成效上建章立制示范带动增强“影响力”。先后出台了《平凉中心城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平凉市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全市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统一监管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县(市、区)采取“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包抓领导”“每日微信群通报交办问题”“大气污染日巡查”“无人机运用和正面清单管理”等工作方法,在全市问题排查整改过程中得到推广和运用。平凉天雨污水处理厂倒虹吸井污水直排问题整改得到上级肯定,泾川县合志沟、庆丰渠等省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撰稿人:雷小龙     审稿人:张会超   责编:张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