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典型案例系列宣传①
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5-15 16:39 |
编者按: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5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在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自5月16日起,将遴选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典型案例在“平凉生态环境”微信平台陆续推送播出,以发挥示范引领和宣传作用。
—六盘山里的生态原典·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古文化遗迹和地质遗迹。平凉市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 作,相关业务部门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保护区内建立固定样地30个,固定样线3条,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等林业调查,开展了为期8年的固定样地样线监测、本底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了详实的动植物等监测资料,形成了6项研究成果,其中《生态环境恢复、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保护对象综合研究》荣获平凉市和崆峒区科技进步奖,在《中国生态学》《甘肃科学学报》等国家、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动植物资源等科技论文20余篇,编辑出版了《保护区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保护区大型真菌图册》,累计发现保护区7个新记录科、82个新记录属、418个新记录种。累计完成投资3500余万元,建成管护基础设施、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研宣教、林业信息化等工程30余处,配套设施设备500余台(套)。
撰稿:杨虹颖 编辑:朱瑞祥 审核:秦钧海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供稿)